機器人+救災:不停歇的隊員
地震、火災、礦難等災難發(fā)生后,在廢墟中搜尋幸存者,并盡快救出被困者是救援人員面臨的緊迫任務。尤其是,超過48小時后被困在廢墟中的幸存者存活的概率變得越來越低。因此,如何在黃金救援時間內,盡可能搜救更多的被困者,成為救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但是,由于災難現場往往情況復雜,救援人員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是很難進入現場開展救援工作的。同時,廢墟中形成的狹小空間也使搜救人員甚至搜救犬難以進入。
歐洲為重視災難搜救機器人的研究工作。比較著名的個項目就是伊卡洛斯(ICARUS)項目。ICARUS項目于2012年2月啟動,由歐盟第七科技框架計劃(FP7)資助1750萬歐元,旨在研發(fā)發(fā)生自然災害后的搜集機器人。海地大地震(2010年)、日本東部大地震(2011年)等重大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對受災群體的探索和救助往往是緊迫的事情。而實驗室研發(fā)的機器人技術往往卻派不上用場。為此,ICARUS項目才將可用于自然災害現場的救災機器人開發(fā)視為重點。據了解,歐洲24個參與到了這個項目之中,計劃用時4年進行研發(fā)與測試。